
來源: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
各被檢測繪資質單位:
為加強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統一監管,提高測繪成果整體質量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及相關法規要求,結合我省測繪地理信息質量工作實際,我局于2017年4-10月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2017年度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監督檢查工作。檢查工作得到了有關市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各被檢單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檢查達到了預期目的?,F將監督檢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監督檢查結果統計
2017年度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監督檢查計劃檢查單位為80家,實際完成了80家(其中1家未對成果進行檢查、2家未對體系進行檢查)。80家被檢查單位中甲級14家、乙級37家、丙級23家、丁級6家,分布在成都(45家)、南充(18家)、德陽(15家)、雅安(1家)、省外(1家)。
(一)總體結果統計。
測繪成果質量 |
|||||
質量評定 |
單位(家) |
比例 |
質量評定 |
單位(項) |
比例 |
合??格 |
69 |
86.2% |
合 格 |
65 |
81.2% |
不 合 格 |
9 |
11.3% |
不合格 |
14 |
17.5% |
未檢查 |
2 |
2.5% |
未檢查 |
1 |
1.3% |
合 計 |
80 |
100% |
合計 |
80 |
100% |
其中成果、體系雙不合格4家單位,僅成果不合格10家,僅體系不合格5家。
(二)按項目類別統計。
項目類別 |
測繪成果質量 |
|||
合 格 |
不合格 |
|||
單位(個) |
比例 |
單位(個) |
比例 |
|
財政投入項目 |
27 |
93.1% |
2 |
6.9% |
民生測繪項目 |
18 |
75.0% |
6 |
25.0% |
重大建設工程項目 |
9 |
75.0% |
3 |
25.0% |
其他 |
11 |
78.6% |
3 |
21.4% |
合計 |
65 |
82.3% |
14 |
17.7% |
二、主要問題分析
(一)管理體系的問題。
1.部分單位對技術質量體系考核辦法缺乏了解
體系檢查依據省測繪地理信息局2017年2月發布《四川省測繪單位質量管理規定》,部分單位不了解、不知曉該辦法,有的仍依據2012版考核辦法,部分單位在檢查之前臨時制定、準備相關資料,實際并沒有按此辦法管理,應付檢查。
2.部分單位未設立質量管理部門,或專職質檢員崗位或專職質檢人員數量不足。特別是個別甲乙級單位未能明確質量管理部門,質量管理人員因單位人手不足采用兼任形式,對測繪生產進行質量管理不到位,過程質量檢查和最終檢查流于形式。
3.部分單位已有的質量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整或個別制度未制定。較多單位未正確理解“生產過程管理制度”,與質量檢查混為一談;兩級檢查制度未嚴格按“兩級檢查一級驗收”原則進行,兩級檢查的內容、比例、方法、評定標準、程序未做規定,或未結合GB/T24356-2009《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進行編寫,已有內容未覆蓋完本單位測繪業務范圍。
4.部分單位未能結合本單位測繪業務制定相應的質量管理體系,特別是一些大型的綜合勘察單位,雖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但與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管理的相關要求結合不夠緊密,貫標文件未完全覆蓋測繪活動生產,相關測繪方面的制度未進行補充、完善。
5.部分單位照搬國家有關質量管理規定或其他單位的質量管理規章制度,制度內容與本單位實際情況不符,缺乏可操作性。
6.部分單位的管理制度為多年前版本,相關制度內容、人事、管理規定未根據現在實際情況進行及時變更和持續改進。
7.質量管理體系不能得到有效運行。個別受檢單位雖然建立了較為完善崗位職責、管理制度,但相關職責、制度執行情況等未記錄或記錄不完整、不規范,存在兩張皮現象,或體系運行記錄未按貫標文件記錄格式記錄,記錄較隨意。
(二)成果質量的問題。
1.對標準、規范的學習不夠,沒有嚴格按標準、規范的技術要求進行生產,未及時更新過期的規范、標準。
2.技術總結未真正起到作用。很多單位技術總結內容不完整,多數內容照抄技術設計書,缺生產技術執行情況、質量狀況等內容,無法反映出成果的生產情況,也無法提煉出作業經驗。
3.兩級檢查制度貫徹不到位,部分單位無檢查記錄與報告或檢查流于形式。
4.個別房產面積測算類樓棟、功能區劃分不正確,造成整幢房屋總面積或戶型面積精度超限。
5.個別房產項目觀測邊長數據存在錯誤,檢測邊與計算采用邊之較差超限5%以上;或部分數據未實測,同戶型不同樓層相同位置邊長觀測數值普遍存在完全相同的現象;或局部數據采集不完整,2-30層住宅四個戶型實測數據不全,依據所測數據無法計算所需面積。
6.個別地形圖、竣工圖類型項目的平面、高程檢測精度超限,或未按技術規范要求進行要素取舍。
7.管線圖埋深粗差率、平面位置中誤差或高程粗差率超限。
8.個別地形圖未按規范生產,出現嚴重漏繪地物、地貌要素,普遍存在綜合取舍不合理。
9.部分變形監測項目未進行基準網穩定性監測(聯測)。
10.個別變形監測項目測站限差超限,如視距差、視距累積差、視線高度等。
11.個別變形監測項目觀測數據不完整或無法提交,甚至出現完全相同數據或錯誤。
12.個別變形監測項目計算存在嚴重錯誤,或出現遠超預警值的變形量而無預警。
三、監督檢查結果處理
根據川測發 〔2017〕16號文件要求,省局將依法公告本次監督檢查的結果。同時,檢查結果將作為測繪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資質管理時對測繪生產單位業績、信用評定、質量認定、資質升級的重要依據。省局將對成果質量不合格的單位進行行政處罰,責令技術質量管理體系不合格的單位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后,省局將組織進行復查。
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
2017年11月2日